在剃髮出家初時,心裡以為用功俢行,定要獨自入山潛俢,或是在水邊林下處,甚至找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蓋個茅篷,住山十年二十年。然後禁足閉關個三、五年,天天禮佛拜懺,看經研教,念佛持咒,日中一食,常坐不臥,謝絕訪客,杜絕外緣,方謂俢行。直到後來聽教聞法,及聽取老參法師的教誨及開示,才逐漸對修行有了概念。瞭解俢行、住山、禁足、閉關的意義,不是不好不對,而是要真正的發心,先要遠離名聞利養。意即要秉持正確的知見,且老實的行持,革除無始濃厚的習氣,把種種惡逆的境界,盡情看作真實的受益處,而把一切順情的境界,完全的看作損己的毒藥,更要不時的反觀自心,去檢驗三業六根。
古徳:「不破本參,不住山,不破重關,不閉關」。倘若要入山俢行,必須要咬釘嚼鐵,不在外面攀緣,要甘於淡泊,而懂得隨緣自在,先在飲食住宿上不起執著,蓮池大師:「草食勝空腹,茅堂過露居,人生解知足,煩惱一時除。」不在食住上多費心,住山俢行才能安心。入山更是要發自利利他的心,所以遠離人群世俗,是為了專俢而不是逃避現實。不在眼前事務做活計,是要把心放在道業上,常念生死無常,以了生脫死為重。不畏孤獨,而能享受孤寂。也才有〝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〞的喜悅。祖師的行持「一池荷葉衣無盡,滿地松花食有餘;剛被世人知住處,又移茅屋入深居。」作為學習的對象。外在事相的俢學很必要,內在心行的修持更重要。所以修行,簡言之,是在身口意三業上,用心俢正言行舉止,防止六賊氾濫,能夠循序漸進,從外到內而事到理,乃至俢身養性,直到明心見性。
記得來到這個紅塵鬧市,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,自以為是個很俢行的人,經過一段日子之後,所謂歷境鍊心,身心逐漸的有點招架不住了,煩惱即菩提已忘失了,只有煩惱苦惱加熱惱,內心更懊惱。因為經教法理放在書櫃裏,止觀靜坐沒有帶下山,彌陀已回去西方了(念佛一年佛在眼前,念佛三年佛在西方。)經過細細的省思之後,方知在山上因沒什麼外緣,所以能夠持戒清淨。靜坐的定力,原來是建立在沒有人來打擾的狀況下,所謂的智慧,唯是熟悉經文片段精華,祖師法語也耳熟能詳,也只合口頭上用。是故一旦錯用心,便背道而馳,而向外馳求。標榜著持戒,逞口舌誤成辯才,慈悲方便成隨便,把聰明看作智慧。真是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。
目前分類:山上山下 (12)
- Jan 17 Fri 2014 22:51
俢 行
- Jul 01 Wed 2009 23:30
不作聖心,是善境界,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不作聖心,是善境界,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心經:「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」我們的心性,在凡不增在聖不減,不因道俗而有垢淨之分,也不隨境界有所生滅。在修行用功靜坐參禪或念佛時,過程中有任何的境界,都不可太歡喜,也不要太過執著,甚至不拿來炫耀,仍然在功夫上一直用去。所謂「見怪不怪,奇怪自敗。」無論見光、見花或其他的境界,都是幻化不實的現象,這只是個人錯覺所生起的一種假象,不要受之影響,誤導了我們的心念。所以修行在念佛、參禪、靜坐,唯有〝老實〞而已,不要太愛作怪,否則反受其害。舉個公案來說:
有一位無果禪師住山潛修,精勤參禪二十餘年,都由一對母女護持供養,由於未能明心見性,唯恐信施難消,故想離山尋師訪道。禪師在離開的前一天,護法的母女做了一件衲衣以及拿四錠馬蹄銀來供養禪師。是夜禪師仍坐禪養息,到了半夜,忽然看到一青衣童子,手執旗幡,後隨數人鼓吹彈奏,扛一座蓮花台,來到禪師面前。童子恭敬的說:「請禪師上蓮華台。」禪師心中暗想:「我平日參禪,未曾念佛,與心不相應,更不應貪著,此境恐非善境而是魔境。」禪師就不予理會,繼續用自己的功。童子殷勤的再三勸請,無果禪師就在身旁拿了一把引磬,直接放在蓮花台上。不久,童子等人便鼓吹彈奏離去。隔天一早,當禪師背著包袱準備要出發時,母女手中拿著一把引磬趕來,問無果禪師說:「這是禪師的引磬嗎?昨夜家中的母馬難產,胎死腹中,馬夫用刀剝開馬腹時,看到了這一把引磬,不知為什麼會在馬腹中呢?」無果禪師聽後,恍然大悟就作偈曰-
「一襲衲衣一張皮,四錠元寶四個蹄;若非老僧定力深,幾與汝家作馬兒。」說完就將衲衣銀子退還母女二人,就辭別而去了。
無果禪師因不起聖心,也不貪著殊勝境界,才得以免去入馬腹的業報。念佛人遇此境界也不可貪著,何況參禪呢?念佛的正念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。而參禪的正念即是無念,心無念哪有境界可言呢?靜坐者,從昏沉散亂中,心也要逐漸的清楚分明。所以平日生活的心,就是一種平常心,就是要懂得平淡,不要向外追求欲望,常反省多觀照,要知平常心就是念佛心,也是參禪心亦是靜坐的心。所以楞經:「不作聖心,是善境界,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」
- Jun 10 Wed 2009 23:40
蟬噪林愈靜,鳥鳴山更幽。
蟬噪林愈靜,鳥鳴山更幽
眼前青翠的山峰相連,環繞著深遠的溪流,下游至有名的濁水溪,翠綠的樹木,可愛的花草,四處蟲鳴鳥叫的聲音,後山算是茂林修竹,而在凌晨時分,煙霧瀰漫湍急的溪流,緩慢的升起,雲霧籠罩整個山區,像一層薄紗隔在中間,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對山的茅屋,此景雖無廬山煙雨之境,卻也無「未到千般恨不消」的遺憾。旭日東出曙光微露,隨著晨曦的照耀,不多久也就煙消雲散了,可眺望著遠處的山巒,聽到山下人們的吵雜聲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一天又開始了,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生態。
住的房屋是木造的,屋的底部有挑高三尺,側邊有一座小木梯,方便上下出入,旁邊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樹,半圓形的含笑花矮樹叢,圍繞著屋子的左側,顯得非常有道氣。有一回也是僅有的一次,我看到一隻稀有罕見的蜂鳥,不停且快速的揮著翅膀,尖長的嘴微觸在花旁,聽說台灣沒生產蜂鳥。在2~5月的時候,含笑盛開的時節,在屋內看書誦經也聞得到花香,有書香還伴著花香,當在拜大悲懺時,供香又供花,便有著沉香更有花香,內心有說不盡的歡喜和感恩。一有空就在屋簷下靜坐、或思惟經教義理、或持咒,或念佛經行,前後來回規律的走動,每日如此少有更動,所以天天過著禪悅的生活及有法味的日子,有著「竹籬茅舍風光好,道院僧房總不如」感覺。
除了上山作務的人路過之外,平時甚少有人來此,也算是人煙罕至,在夜幕低垂之際,周圍更顯得寧靜,後山整片的竹林,都是蟬鳴的叫聲,整個場景情境只能用「蟬噪林愈靜,鳥鳴山更幽。」來形容。但是山林之所以更幽靜,絕不是蟬噪鳥鳴的緣故,應該是聲響強烈的對比落差,而襯托出〝靜〞的感覺,倒不如說幽靜的山林,本來就是一座寂靜處,不因蟬噪鳥鳴而感到不安。所以我們的心不也是寂靜的嗎?在這紅塵鬧市裏,就會為著車聲吵雜聲或音樂聲,便會因不滿現狀,而呈現出煩惱不自在的樣子,其實本身已經在執著外境,而自己的心被聲響所轉了。如何看透這盲點,走出這個假相,當能鬧中取靜,忙裡偷閒了。所謂「靜來不是枯禪,請看風定花猶落。喧處不妨寂性,試聽鳥啼山更幽。」
- Jun 08 Mon 2009 12:55
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
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
剛修學佛法的人,在靜坐的時候,免不了有很多的妄念,這都是一種過程,平日生活不覺得有妄想,想要靜坐時,才發現雜思妄念很多,但也不用煩惱或是害怕,重要的是能夠及時察覺到,妄念便會無從遁形,而這念頭的緣起,就應該好好的去認識它。我們這一念心本來靈靈不昧,只因受到外境五欲六塵的誘惑,便拼命的向外追逐,疲於奔命而昏頭轉向,忘了回到自己的本位上,是名為不覺,當發現到一片混亂時,感覺自己宛如墜到五里霧中,直到本身回心轉意,欲把這念心找回來,是名為覺遲。
真心不離妄心,妄心不離真心,真妄是不二的,本是一如,由於不能如實的去認知,是真心或妄念,都混淆不清,也就不知所以然了。因妄念是緣起於真心的,猶如鏡子的影像,就像妄想雜念似,沒有真實的體性,緣起性空,幻化不實的,猶如空中花,水中的月,只要能看透識破它,便知心念都是空花水月,並無實體,故斷不可存滅有還無之心,用憋氣、壓抑或其他的方法,想讓妄念起不來,這都是容易導至禪病的引發。我們常喻波水,波起於水而不離水,但絕不是把波給滅掉,心念如波,唯有靠我們的覺性,波便會入水,簡言之,就是一念轉罷了。證道歌:「不除妄想不求真」倘若除掉妄想,就會斷了真心,如求得了真心,妄想仍然存在。
「捨妄心,取真理,取捨之心成巧偽,學人不了用修行,深成認賊將為子。」所以永嘉大師如是的開示,捨即是妄念,取更非真心。是故,在靜坐中必存有覺性,內外清楚分明,不使之落有或落空,也就是無有真妄取捨之念。靜坐過程中,妄念就像潮水一樣,一波又一波的,覺照當不太遲緩,才不會隨著妄念而轉,生處(覺照)慢慢的轉熟,一來一往,常常練習,覺性漸強,波浪也逐漸的平穩下來,自有心如止水之境。誠如祖師所言旋收旋散,旋散旋收,久久存熟,自然妄念不起。
- May 20 Wed 2009 02:50
梅花撲鼻香
近日看見居士送來脆梅…,不禁想到在信義鄉山上的日子,猶如浮在眼前,回憶當時我住的木屋外頭,包括山坡都種滿著梅樹,尤其接近清明時節,樹上結著碩大的梅子,那時雖沒有所謂的望梅止渴,但想到酸酸且香甜的梅子,卻也不禁讓人垂涎三尺,因為周圍都是梅樹,所以此處就稱「梅園精舍」,其來有自。尤其在冬天的時候,整座山盛開著梅花,那種景像很是莊嚴,美的很真,梅花真是越冷越開花,「梅需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。」所以來山的居士都會聞到陣陣梅花香,而我卻少有感覺,或許就像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吧!我這生中最欣賞的就是松竹梅,在這山裏頭當獨鍾梅花,尤喜歡梅花的堅韌挺拔,清幽絕俗在寒冬中,或許我是個方外之士,又住在這山上靜修,意境上非常的相應,也別有一番風味,如同畫梅者之〝畫梅須有梅骨氣,人與梅花一樣清〞,有著清風道骨的氣節。特別是黃蘖禪師的詩:
塵勞逈脫事非常,緊把繩頭做一場,
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。
在梅園的日子,自號為求寂山人,常把這首詩做為我一種精進警策的法語,也請人書寫並裱框,遇有緣的居士上山來此,便就地取材,以梅樹做為譬喻,修學佛法的人要有"不要人誇好顏色,只留清氣滿乾坤。"清風道骨的格調,就是一個修行人,不要過度追求外面的事相,內在心性的蘊涵更重要,也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說詞,但問自己反省觀照下得深否?來到台北或在道場座談會,也常引用來研討,希望大眾互相勉勵,彼此切磋琢磨,但能不畏寒徹骨,以期梅花撲鼻香。更祈求大眾能共證菩提,與會者同得福慧。
- May 14 Thu 2009 23:15
身鬆˙息微˙心靜
當我們要打坐之時,先作好前方便,要選個乾淨的環境,通風良好的靜處,坐具依著個人的須要,做好適當的調整。內心中可默念:
正身端身,當願眾生,坐菩提座,心無所著。
結跏趺坐,當願眾生,善根堅固,得不動地。
俢行於定,當願眾生,以定伏心,究竟無餘。
若修於觀,當願眾生,見如實理,永無乖諍。
在念畢之後,或念佛、持咒、調息,可交叉運用調適,當調適得宜,平常緊繃的身體,漸漸有放鬆的感覺,由笨重到輕安,呼吸由快到慢,由粗轉細,息越來越微細,心也隨著氣息沉靜下來了,全神貫注在用功上。無論打坐念佛持咒,禪修靜坐或修止觀,身鬆、息微、心靜是一個"定"的相狀。這是就著坐的威儀來說,還有在日常生活中的行、住、臥等,每個環節都很重要。所以佛法要生活化,靜坐也要生活化,平日的打坐內心清明愉悅的感覺,不能說是保任,至少要像電鍋煮成熟飯之後的保溫,讓靜坐的餘溫生活化。此刻的"靜坐"不只是靜坐了,而是內心一種靜坐著狀態,逐漸形成一個"體",行住坐臥是個"相",作到身鬆息微心靜就是"用",這就是體相用,依體起用,攝用歸體的意思。能保握住這一點,讓心能保持沉靜,雖不能作到「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也要隨時能讓心歸定位,不使動作起伏太大,配合著出入息,照看自己的呼吸,尤其是呼吸的出入點,身鬆、息微便會相得益彰,身體就會自然放鬆,行進間會緩而穩,站立時也不會吃力,睡覺品質轉很好易入眠。在白天上班工作,免不了外緣多,問題答話交待吩咐等等,很容易會把心給忽略忘失掉,只要記得再重新調整,旋放旋收,一來一往,生處轉熟,熟後漸能習以為常,久而久之形成慣性,靜坐不再只是靜靜的坐著了,隨時隨處都能得到"身鬆息微心靜"的受用。永嘉大師證道歌的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」,也可以成為學習的依據和指標。
- May 06 Wed 2009 13:21
調五事:食、睡、身、息、心。
調五事
我們修習靜坐的先決條件,在天台小止觀中,告訴我們有二十五方便,而當中調五事便是其中的五方便,也是當年天台祖師,針對當時俢禪的行者,於參禪止觀中,所歸納出來的要件。智者大師更將這調五事,列在小止觀中一個重要環節。而調五事中,重要的是在這個〝調〞字,佛說俢行就像調琴一樣,弦太緊,容易斷掉,弦太鬆,彈不出聲,要調至恰到好處方可。因此這個調,就有調和的意思,只是為調整這念心,不使之過無不及,讓修行者調適到能突破個人的瓶頸,有利於個人的用功。
所謂調五事:
〈一〉調飲食:民以食為天,一切眾生都依飲食而正生命,飲食的多寡及性質,因個人需求和體質而異。吃多而飽,氣脈不易通暢,坐念難安易昏沉。吃少而餓,體虛而氣弱,精神難貫注,多妄想易散亂。吃食有個原則,要能吃素且清淡,也要適量易消化,不吃煎、炒、炸的東西,避免辛辣和冰冷的食物。兩個口訣,早上吃得好,中午吃得飽,晚上不吃也很好。早上吃得飽,中午吃得好,晚上吃得少(晚上藥石者)。
〈二〉調睡眠:適時的睡覺,也就是足眠。睡得過少,上坐容易打瞌睡,心念不易集中,難進入軌道。睡得夠多,易失正念而放逸,荒廢道業。所以說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為地獄五條根。貪睡不好,非但助長貪念,容易放逸而妨礙正念,想精進用功俢行,睡覺的量也要慢慢的減少。睡前一定要讓身體放鬆,起床才會輕鬆。
〈三〉調身體:調身可分三部分,坐前、坐中、坐後。坐前,在打坐之前,身體就要保持輕鬆,言行舉止要平和,動作大小關係著氣息的粗細,不因要去靜坐或趕著去禪修,匆忙的處理周遭事物,急著去搭車趕行程,這都是坐前的壞相。坐中,從頭到盤腿整個身體,每個環節都要放鬆。頭靠衣領,鼻垂下對著肚臍,兩眼低眉開三分,稍收下顎,舌抵上齶,兩肩自然平放,手結法界定印,腰桿輕鬆打直,不要硬挺,兩腿單或雙跏趺坐,散盤皆可。坐後,先從腳指,腳脖子,小腿,腰、肩、頸、眼、頭,慢慢依序搖動,隨著靜坐的心境,要輕、鬆、柔、和,方緩緩起身站立行走。
〈四〉調息:"息"字拆開,就是自心。所以息和心是二而不二,息的當下即是心,常說眼觀鼻,鼻觀心,可不要誤認眼真能觀心,只是藉著息,觀呼吸出入的點,息自然氣沉丹田。剛開始要注意,呼吸從快而慢而緩,從粗而細而微,從澀而順而滑,自然會感覺到舒暢、平穩、安靜。
〈五〉調心:前面的調和,都是心的作用,尤其是身跟息,三者有著相關作用,前者若調得好,都是調心最佳的助緣。心面對問題,就是昏沉和散亂,不要太昏暗,也不好閉眼,頭易低垂而現「沉」的相狀。太煥散紛亂,便會心猿意馬,妄想紛飛,而現「浮」的相狀。這昏散二相常是一來一往的,借著調息,繫著鼻、丹田、手的定點,或低眉目光三尺處,逐漸的拉近昏散的距離。心也不能太急,急容易使氣向上衝,而胸會悶,氣感覺停滯不通,不舒服易生病,須懂得放寬放輕鬆,便會調和。若太寬也不對,輕鬆變輕浮,放鬆成放逸,應輕搖著頭,擦擦臉,搓搓手,搖動身體,讓身心端正起來,從新如法調和,便會漸入佳境,綿綿密密,點而線,線而面,當中的輕安愉悅,就像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- Apr 30 Thu 2009 16:10
處獨如處眾,處眾如處獨。
人類的生態是屬於一種群居性的,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,若沒有嚴謹的計畫,經過周詳的安排,或是本身自覺性高,否則會比較容易安逸,甚至自我放縱了。這是人的一種惰性,也是宿世的一種習氣。國家則有法律道德來規範,整個社會的秩序賴以維持,團體及人與人之間的生活,也就循之有著規律的互動。這些的規律生活,是建立在道德法律的制度下,而有了生活的模式。顯而易見的,處獨處眾的差異,就在于心念的落差。無論自處在任何的情境中,只有時間長短的問題,人的心念也受到時空影響,產生不同的言行舉止。
當自己一個人時,疏忽了自覺自律的心念,便會為所欲為,隨順個人的意念喜好去做。因為沒有旁人的考慮,都純屬個人觀念立場,而我行我素,行住坐臥的肢體動作,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,再就是這念心的蠢蠢欲動了,若沒做好觀照省察,過去的業識習氣,可是傾巢而出,胡思亂想,猶如脫疆的野馬,妄想紛飛。也就因如此,常告訴自己〝處獨如處眾〞,就如中庸所言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,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」,意即在人獨處時,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,更要戒慎恐懼,就像處在大眾中,出差錯犯了過失,而遭受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的待遇,自然就會〝慎其獨也〞。
在大眾團體的生活,有著各種規約、規矩、規定、規律或規則來規範人的言行,大體上不會有違規和脫軌的演出,而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對待,製造種種的口角、磨擦、衝突,絕大部分都來自這張嘴巴,議長論短,搬是弄非。正所以要能〝處眾如處獨〞,像一個人獨處時,能獨善其身,謹慎小心端正心念,不致逞一時之快,犯口舌造口業。
古德:群居,守口。獨坐,防心。也就要人處獨處眾時,能心口一如,要內外一至,無論處在各種境界中,乃至修行道業上,都不會人前人後,且能利人利己。處獨如在山上獨俢用功,是心猿意馬,或省察觀照,是放逸懈怠,或精進勇猛,這心的主人就扮演著重要角色了,須能處獨如處眾。處眾要低調,就像獨處時,少說多做,甚至學啞巴學聾子,發心為公為眾,能隨緣盡份,韜光養晦,俢福且俢慧。
- Apr 24 Fri 2009 00:22
俢 行
在剃髮出家初時,心裡以為用功俢行,定要獨自入山潛俢,或是在水邊林下處,甚至找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蓋個茅篷,住山十年二十年。然後禁足閉關個三、五年,天天禮佛拜懺,看經研教,念佛持咒,日中一食,常坐不臥,謝絕訪客,杜絕外緣,方謂俢行。直到後來聽教聞法,及聽取老參法師的教誨即開示,才逐漸的了解,俢行、住山、禁足、閉關的意義,不是不好不對,而是要真正的發心,遠離名聞利養。意即要秉持正確的知見,且老實的行持,革除無始濃厚的習氣,把種種惡逆的境界,盡情看作真實的受益處,而把一切順情的境界,完全的看作損己的毒藥,更要不時的反觀自心,去檢驗三業六根。
古徳:「不破本參,不住山,不破重關,不閉關」。倘若要入山俢行,必須要咬釘嚼鐵,不在外面攀緣,要甘於淡泊,而懂得隨緣自在,先在飲食住宿上不起執著,蓮池大師:「草食勝空腹,茅堂過露居,人生解知足,煩惱一時除。」不在食住上多費心,住山俢行才能安心。入山更是要發自利利他的心,所以遠離人群世俗,是為了專俢而不是逃避現實。不在眼前事務做活計,是要把心放在道業上,常念生死無常,以了生脫死為重。不畏孤獨,而能享受孤寂。也才有〝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〞的喜悅。祖師的行持「一池荷葉衣無盡,滿地松花食有餘;剛被世人知住處,又移茅屋入深居。」作為學習的對象。外在事相的俢學很必要,內在心行的修持更重要。所以修行,簡言之,是在身口意三業上,用心俢正言行舉止,防止六賊氾濫,能夠循序漸進,從外到內而事到理,乃至俢身養性,直到明心見性。
記得來到這個紅塵鬧市,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,自以為是個很俢行的人,經過一段日子之後,所謂歷境鍊心,身心逐漸的有點招架不住了,煩惱即菩提已忘失了,只有煩惱苦惱加熱惱,內心更懊惱。因為經教法理放在書櫃裏,止觀靜坐沒有帶下山,彌陀已回去西方了(念佛一年佛在眼前,念佛三年佛在西方。)經過細細的省思之後,方知在山上因沒什麼外緣,所以能夠持戒清淨。靜坐的定力,原來是建立在沒有人來打擾的狀況下,所謂的智慧,唯是熟悉經文片段精華,祖師法語也耳熟能詳,也只合口頭上用。是故一旦錯用心,便背道而馳,而向外馳求。標榜著持戒,逞口舌誤成辯才,慈悲方便成隨便,把聰明看作智慧。真是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。
- Apr 17 Fri 2009 11:51
伏波入水
記得剛出家的前幾年,我甚少時間看書,寺裏的工作繁多,寺務也很煩忙,一有機會就佛堂用功,幾乎靠著打坐和禮佛來過日子,或許是一個因緣卻也很契機。花了不少時間,在打坐下功夫,在過程中雖然吃了不少苦頭,卻也樂此不疲,所以有些經驗和心得,至今仍很好樂靜坐。
來到寺裏的居士蓮友,也歡喜過來找我探討及研究,從上坐的前方便,坐中的調理,以及下坐後的問題,彼此互相切磋琢磨。每個人的身體生理不一樣,見解也不盡相同,問題當然不少。尤其來山參加活動的同學,問題和疑問特別多。而一般到山裏寺廟的同學,遠離鬧市的塵埃,無非想圖個清淨,而喜好打坐。初來幾天,居士服一換,很有道氣,兩腿一盤,儼然是個修行人,很用心也很用力,想用最少的時間,得到最大的利益。換句話說,就是充電,更想一次把他充足。只是往往會遇到了挫折,欲速則不達,靜坐是急不得的,要能循序漸進。
其實,這都是一種通病,也許是在這山上的環境,清靜幽雅,有俢行的氣氛,心比較容易沉靜下來,一段時間過後,靜坐似乎很有感受,就在這個同時,內心不自覺的生起妄想雜念,強烈的慾念竄起,無里頭的煩悶橫起,以致心疲力倦,而心浮氣躁,無所適從,不知所以。就像靜靜的湖水,突然間波濤洶湧起來,慌了方寸。這都是八識心田宿世的習氣種子,起了現行。這也是因靜坐用功得力所逼出來的。就像一桶混泥水,時間一久,泥渣逐漸沉澱下來,上面的水就澄清了,便看到桶底的污穢,是一樣的道理。而煩惱習氣就像污穢的泥渣,清除穢渣也就是要去除煩惱。此時更是要全神貫注,不要隨之起舞,不要當作真實,要看得破,透得過,不要氣餒,不要鬆懈,或念佛、或持咒堅持到底,捱過去,煩惱無相無狀,漸漸地減弱減少,身體也逐漸的感到輕安,這就是所謂的伏波入水。
- Apr 16 Thu 2009 00:24
山上戒定慧?山下貪嗔癡?
昔日在山上舉辦大專佛學活動時,各大院校的同學報名很踴躍,然而下山一回到學校,紅塵氣息一上身,又要跟財色名食睡廝殺一番,所以都會鼓勵來山的青年同學,多撥點時間找機會上山薰修,期使心念趨於清淨且久長,同學間最常說的一句話「山上戒定慧‧山下貪嗔癡」互相打氣,學生們在校也歡喜的口耳相傳著,至今也成為上山的一種口號。回顧這麼多的歲月時日,幾經反覆思惟省思過後,此話似乎跟我們的心性不太相應,難道山上沒有貪嗔癡?山下就沒有戒定慧?這在當年對住山上的見解,畢竟是一個盲點,終究也演變成一種標榜,以為住山才是真精進,山下易使人墮落。自認為住山上的清淨道場,蟲鳴鳥叫,遠離塵囂,好用功辦道,而住山下的紅塵鬧市,五光十色,車馬喧闐,易迷失五欲之中。且先不論當中的情境如何,當心ㄧ生起山上山下的分別,自身已跌入五里霧中了,頓時產成了錯覺,讓整個的情境形成一種假相,而彼此相互的誤導。
學佛觀念的不正確,也產生錯誤的知見。起了分別心的相續,可是一步錯步步錯,因分別而有了高下心,方有山上山下之落差。分別心生起就成了染污心,以為在山上的蟲鳴鳥叫就不吵雜,誤把遠離塵囂就是清淨心,錯認山上便是解脫地,道貌岸然即是俢道人。在山下的學佛居士們,豈不是錯了嗎?車水馬龍就不能念佛?人來人往豈不能持咒?不能靜坐因勞碌奔波?不想禮佛拜懺因非在山上?住在山下難道只因放不下?山下莫非沒有修道人?菜根譚: 「山林是勝地,一營戀便成市朝;書畫是雅事,一貪癡便成商賈。蓋心無染著,俗境是仙都;心有絲牽,樂境成悲地。」
「人雖有南北,佛性本無南北」同樣的道理,人雖有住山上山下之分,豈有山上佛及山下佛之別?俢行辦道在個人的發心,法門俢學在於各人的契機,住山上山下則隨順因緣罷了,心若起妄想執著,只徒增貪嗔癡三毒,不解何為隨緣修行,如何安身處處同。「心本不生因境有,境本不生因心有。」心境是一如的,離心之境是妄境界,別境之心即是妄想心。這念心的作用可真妙,只是錯用心,依報常隨正報轉,憨山大師的費閒歌「世事塵勞常罣礙,深山靜坐也徒然」,「身在關中心在外,千年不出也徒然」,真的是不識本心學佛無益,人各有各的福德因緣,無論是住山或處在山下,也只是要隨遇而安,所謂:「各有因緣莫羨人,欲除煩惱先忘我」正是最好的說明及詮釋。
- Apr 10 Fri 2009 23:13
直心道場─靜坐反省
直心道場─靜坐反省
一般人對於靜坐的觀感,都只是要坐得久坐得挺,調氣打通經脈,或在養生之道,欲得到延年益壽的方法。這種種也僅是身體的受用而已,而坐的心境是很重要的。靜坐絕不單是在那枯坐,更非是一灘死水,而是要能活活潑潑的,就像「靜止的流水」,也就是外在能呈現出安詳寧靜,內在思緒是活絡的,且要保持清楚明白。靜坐也非冥想,而是要能生起正思惟─反省反觀反諸己。古徳: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莫論人非」開口談論他人的過失,只有徒增口業失口德罷了,不如回頭過來,多檢討探討自己的錯誤來得有意義。靜坐反自省,是善用靜坐或結跏趺坐,或端身正坐皆可,重要的是藉著心靜猶如止水般,來觀看這一湖靜水,平常是如何起漣漪的,由反省觀照的功夫,可從漣漪中水的波紋,看到癥結之所在,以找出破除煩惱的答案。也讓我們在毎天的生活中,對人事地物互動的認知,仔細的省思,認真的審查,由其在毎個過程的環節中,來對照是否符合因果,對事物的看法見解,理路脈絡有否錯謬?能夠使思惟更清晰更深入更遠大,所謂寧靜以致遠。每天撥些時間給自己ㄧ個機會吧!也許能體會出「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,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」的道理。